最新活动
ACTIVITY
风情铜源峡
所属分类: 最新活动
2018-04-27 13:53
铜源峡“三群”
从洗药湖下山到半山腰,或从湾里城区西边沿幸福湖上山,便见铜源峡。铜源峡是梅岭风景名胜区内最具地方特色,融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景区。这里有国内罕见的瀑布群、水碓群、梯田群。据有关史料记载,西汉吴王刘濞曾在西山采铜铸钱,源自西山主峰的铜源峡因此得名。另据《西山志》中记载:“唐昭宗光化中铜溢时,钟传镇豫章,尽采其铸佛像、钟磬,如景德寺佛像高丈有六尺,能仁寺二万二千斤,上兰寺钟重二万斤,报国寺钟重一万二千斤,洪崖翠岩寺亦用其铜铸佛像。
铜源峡的末端连着幸福水库,上端始于田尾自然村。东西走向,全长约十千米。是梅岭一条最长、最幽静、最美丽、最神奇的峡谷。进入了铜源峡就像进入了天然氧吧。沿着峡谷往上走,一路绿树成阴,绿草如茵。空气清新宜人,花香鸟语留情,令人流连忘返。春天的红杜鹃,夏天的白百合,秋天的黄野菊,冬天的紫山茶。四季景色不同,而乐亦无穷。于是有歌赞曰:“西山大岭铜源峡,野生动物满地爬。奇潭怪石两岸花,游客到此忘回家。”峡谷下游,地势平坦,水域较宽、较浅,常有水鸟翔集,白鹭栖息。中、上游,水域较窄,水流较急,多有深水绿潭,野生动物无数。石鸡石鱼,石龟石鸟,出没无常。瀑布群、水碓群、梯田群就坐落在这里。
水碓群 铜源峡谷中,有大小瀑布八十多帘,串起三百多轮原始水碓,这些水碓具有近千年历史,保持着自古原貌:茅棚土屋,尘埃朦胧;巨大的木制水轮、木板水槽、石板碓头与石臼,通过别具匠心的传动,把各种杂木片屑加工成细嫩的“白木粉”,自古以来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无穷的财富,被戏称作“哑巴崽” 。提起水碓,恐怕现在已经不被年轻人所知了。按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的解释,碓,“舂米用具,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,杠的一端装一块石头,用脚连续踏另一端,石头就连续起落,去掉下面石臼中糙米的皮。”词典所说的是用脚踏的碓,称为“脚碓”。而水碓,则是利用水力推动车转动而使二至四张碓一上一下地连续起落,舂石臼中的糙米或未经砻开的稻谷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,水碓是一些边远的山区农民加工大米的重要工具。从稻谷加工成大米,一般需要经过两道工序:第一道工序是用谷砻把谷砻成糙米;第二道工序是用碓舂成白米。也可以不把谷砻开,而直接用碓舂成白米,但舂的时间要长一些。所以大多数农户家里都有谷砻,都要把谷砻开后再挑去碓房用水碓舂。据史料记载,从元末明初开始,这里的先民便利用水车舂米的原理,在铜源峡上架起无数水碓,借水之力,利用当地木材原料优势制作庙香(用来制作 檀香、香,当地人称为香粉)。如今这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水碓房,仍在延续着它古老的杵香粉作用。近年来,由于木粉用途越来越广,不仅可以制作庙香,还可以成为蚊香、皮革制品的原料。


瀑布群 铜源港蜿蜒跌落十多华里,落差600多米,其间自山口而下,连接不断地分布着八十多个瀑布。其中有10多个5—20米高、5—15米宽的瀑布群,最长一级的层叠瀑长达200多米,落差达100多米。石板山路依港而上将其串联。铜源两岸高山对峙、峡谷幽长、奇石错落、飞瀑不断。古朴的水碓与周边古树藤蔓、梯田村庄和瀑布流泉交相辉映,形成独特具特色,国内罕见的瀑布水碓群。
巨大的木制水轮、木板水槽、石板碓头与石臼,富有节奏的水碓声、轮轮水花生、流水飞溅声和山涧鸟鸣声合奏着一支浑厚丰富、意境深远的交响曲,向人们诉说着自然的鬼斧神工、人类的智慧和独特的风情神韵。

梯田群 景区沿途又有成片的高山梯田,被誉为都市里的“空中田园” 。这些梯田的特点是:山高田高,田地小。传说有一个老农在地里耕田,数来数去发现少耕了一丘田,拿起草帽欲走时,发现草帽下竟是一块田,可见田丘之小。这些梯田景观近年也很受游人青睐。

上一条: 南昌周边溯溪首选:铜源峡
相关活动
2023/09/18
2023/09/07
2023/07/25

关注公众号